烧iPhone祭祀、搭歌台娱人娱鬼、组屋楼下开篝火晚会!新加坡“鬼月”太疯狂

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,融合了很多种族的节日。圣诞节、复活节、屠妖节、哈芝节、春节、端午节……啥节都过。

但有个节最特别!别的节顶多热闹一天,这个节却要整整嗨一个月!没错,就是农历七月——鬼节!

为啥新加坡的“鬼节”这么长?可能是新加坡太好玩,连鬼都舍不得走吧~

想知道新加坡人是怎么把“鬼节”过成全民狂欢的吗?往下看就对了

图片

图片
鬼节的神奇来历

新加坡的鬼节,就是中国的中元节,农历七月十五。不过中国只有一天,新加坡整个农历七月都是鬼节。
传说这一天是地府放假的日子,鬼门关大开,鬼魂们(新加坡称之为“好兄弟”)会重返阳间,有家人的回家接受祭祀享食,没有家人的就四处游荡。
图片
鬼节的来历与中国传统习俗密切相关,主要源于佛教和道教的传说与教义。
据佛教典故,目连尊者为救在地狱受苦的母亲,向佛祖求助。佛祖告知其母罪孽深重,需集合众僧之力超度亡魂。目连遂联合高僧举行祭拜仪式,此后逐渐形成每年农历七月为亡魂超度的习俗,称为“盂兰盆节”,意为“救倒悬”,即解救地狱受苦的鬼魂。
图片
道教传说中,地官在七月十五生日,这一天地府打开鬼门,释放鬼魂回人间,人们需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,以表敬意,祈求平安。
图片
这一个月期间,新加坡到处都是烟雾缭绕,路边也都摆着纸钱、蜡烛、橙子、发糕,寺庙也会举行盛大的法会。
图片

图片
全岛焚香烧纸

新加坡鬼月期间,路边经常能看到人们带着纸钱、蜡烛、橙子等,烧纸来祭祀鬼魂。
简单一点的,就准备些蜡烛、香、橙子,在路边烧纸祭祀。
图片
升级一些的,就在此基础上多准备一些新加坡的特色食物,比如福建炒米粉等等。
图片
再豪华一些,烧的可不仅仅是纸钱了,还有新元、笔记本电脑、苹果手机、各种药油、包包等等
图片
超级豪华版,就是超级加倍!贡品必须摆满一桌子,桌子上的给大鬼,桌子下的给小鬼。
图片
祭祀用的纸钱、纸扎等必须堆成山,烧起来和篝火晚会似的。
图片
还有人专门请法师来超度鬼魂。
图片
也有人给“好兄弟”搭了洗澡间
图片
甚至还有供好兄弟睡觉的床,上面摆着扑克、茶具、酒,以及纸扎的鸦片烟枪等等。
图片

图片
七月歌台娱人娱鬼

新加坡不仅照顾到好兄弟们的物质感受,还想到了精神享受。
鬼月期间,你在新加坡各处都能看到临时搭建的歌台。每到晚上,主办单位都会在舞台上展开现场表演,与先人同乐。
图片
过去,新加坡歌台都会表演戏剧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歌台的表演内容多种多样,比如歌曲、脱口秀、魔术、喜剧,甚至还有钢管舞。
图片
舞台下方会留有观众席,第一排专门留给“好兄弟”,其他的才是活人的座位,可千万别坐错了。
图片
如果听的开心,还可以给歌台上的表演者塞红包打赏~
据统计,新加坡鬼月期间全国大概有500场歌台表演,当红炸子鸡更是业务不断,通告一场接一场,甚至有“跑台一月够吃一年”的说法。
图片

图片
盛大法会祈福

农历七月一到,新加坡瞬间就“红”了!全岛各地搭起大棚,张灯结彩,香火缭绕,中元节的气氛直接拉满。

不管是组屋楼下、商场门口,还是公司大厦,到处都能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,摆满供品,点烛焚香,酬谢神明。

图片

而最热闹的,还得是寺庙的中元节法会

走进庙里,祭坛中央高挂“盂兰盆会”或“三宫大帝”的镜子,神桌上摆着斗灯,里面装着白米、古铜镜、古剑、小秤、剪刀、尺、凉伞,还有一盏煤油灯长明不灭,寓意驱邪纳福。

图片

祭坛前的长桌上,供品更是丰盛到眼花缭乱——整只烧猪、鸡鸭鱼肉、水果糕点,甚至还有面粉捏成的飞禽走兽、鱼虾蟹贝,手艺精细到让人惊叹!

图片

法会结束后,标福物(拍卖会)才是重头戏!拍卖的东西五花八门,从传统吉祥物到现代家电,应有尽有:神像、米桶、“乌金”(金色木炭,象征财运)、发糕、电视机、微波炉、手提电脑等等。

图片

这些福物都被赋予了好彩头,竞标的人不仅图个吉利,更相信能带来好运。现场气氛超热烈,有人一掷千金就为抢到“头彩”!

图片
图片
这段时间你要是来新加坡,每天会有不一样的感受。
有人在家里祭祀故去的先祖,有人在组屋楼下祭祀那些孤魂野鬼,邻里之间、工业大厦也会举行盛大中元法会,寺庙还会举行热闹的标福物(拍卖会),以及激情四射歌舞狂欢的歌台演出……
图片
通心粉们,新加坡鬼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呢?欢迎大家留言分享~
举报
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