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30+单身族的B面人生:和父母住、买不起也租不起房...
不管你是来自亚洲、欧美还是其他地方,总能时不时听到关于新加坡的新闻。尤其是他们“居者有其屋”的住房政策,让八成居民都能买得起组屋,这个制度可是被不少国家拿来当范本研究!
不过说来也有意思,在新加坡待久了就会发现,现实和想象还是有差距的。虽然政府提倡年轻人独立,但很多30多岁的未婚人士还是和父母住在一起。
这个细节,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的“人人有房住”不太一样。
在新加坡待久了就会发现,很多年轻人,甚至30多岁的单身人士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。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这是出于孝顺,但深入了解后才知道,更现实的原因是:买不起房。
没错,新加坡的组屋政策确实让大多数家庭能以实惠的价格买房,但更多的是针对夫妻或准夫妻。
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向来被视为亲家庭政策,就是对单身人士真的太不友好了!
虽然政府去年放宽了规定,允许单身人士在全岛申请二房式灵活组屋,但整体来看,单身“买房难”的问题依然存在。
同样的三房式屋子(约700平方英尺),组屋35万新元就能搞定,私宅却要140万新元!除非是富二代或创业精英,普通打工族根本负担不起。
目前,全岛房租几乎都在飙涨,以下是新加坡主要市镇组屋的3房式、4房式和5房式组屋单位的租金中位数,月租3000新元都快成常态了。
所以,新加坡30多岁单身人士能怎么办?
万事通曾经问过一个本地同事阿博:“你想搬出去住吗?”他想都没想就说:“当然想!谁不想要自己的空间和生活?”但紧接着又无奈地补了一句:“可惜钱包不允许,我还是攒几年钱等以后自己买房吧。”
你看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——即便是在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,独立生活对不少年轻人来说,依然是个需要耐心等待的奢侈目标。
在新加坡这个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,和父母同住看起来是个挺香的选择。不用操心房租水电,回家还有热饭热菜,每个月交点生活费也比自己租房划算多了。
但现实往往没这么简单——物质上的便利,换来的可能是精神上的束缚。
数据显示,在疫情刚暴发的2020年,35岁以下选择独居的人数直接从1.59万飙升至2.5万。Property Guru在2021年的调查更发现,22-39岁的年轻人中,70%都有搬出去住的念头。
虽然独居潮在兴起,但对大多数未婚的新加坡人来说,这依然是个奢侈的梦想。房价高昂、政策限制,让搬出去住成了少数人的特权。更多人只能一边向往着自由独立的空间,一边继续和父母住在一起。
这种矛盾,或许正是新加坡年轻人最真实的生存写照。
请先 后发表评论~